阴毒者,径中三阴之寒毒也。按∶先贤治烦、躁俱作,有属热者,有属寒者,治独烦不躁多属热,惟悸而躁者为虚寒;治独躁不烦者多属寒,惟火邪者属热。
乃主是方,为细末,半用汤调,时时呷之,半用蜜丸噙化,活者甚众。升麻葛根白芍药甘草麻疹已出、未出,此方皆主之。
风寒宜解表,故用苏、葛、前胡;劳伤宜补中,故用参、苓、甘草;橘半除痰止呕,枳桔利膈宽肠,木香行气破滞。叙曰∶膈有胶固之痰,外有非时之感,内有壅塞之气,然后令人哮喘。
昔人以附子一物为太阳丹,以天雄、附子、川乌为三建汤,以硫黄为金液丹,皆所以养其真阳,壮其真火,而存此身之生气耳。心神伤则火动,火动不已则肾水受伤,肾主藏精,所受五脏六腑输至之精,皆不得藏而时下矣,故为遗精梦泄。
此上焦受外来客邪也。心是脾之母,脾是心之子。
凡暑月道中中热卒死,以路上热土围脐,令人尿其中;或用姜汤、童便乘热皆可灌之;或用热土、大蒜等分,捣水灌之;或置日中,或令近火,以热汤灌之即活。《内经》曰∶脉虚身热,得之伤暑,又曰∶因于暑,汗,烦则喘喝,静则多言,体若燔炭。